top
top
【青年谈】刘蓓蓓:一名高校团干部的工作半径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23-10-07
作者:焦志毅
编辑:梅轶竹

  编者按:“青年谈”专栏,采访身边的优秀青年,分享精彩故事,展现青春风采,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奋斗热情。  

   

  本期访谈嘉宾:刘蓓蓓,中央团校2023年度基层组织团干部进修班(第11期)学员,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家口市青年讲师团成员,曾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云顶场馆群临时团委书记兼志愿者经理,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个人,“服务三深化、助力三提升”新时代“冀青之星”河北省优秀青年典型,河北省“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中央团校:我们了解到,自2008年来您一直坚守在校团委工作岗位,请您谈谈选择这份工作的初心。 

  刘蓓蓓: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我从高考时候就埋下将来要回家乡当老师的梦想种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报考了师范类学校并顺利考入。刚刚到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工作时,因为自己从小也是从入队、入团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感到肩负重任,无比光荣。我虽然大学期间积极参加过志愿服务和慰问演出等活动,但对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并不十分熟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我母校的校训,始终勉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追求进步。那时,我一面补充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一面争取更多机会参与各类培训实践。师者,以德而耕,收获山河;师者,以爱育人,润物无声。15年光阴里,默默做一名好老师、好团干的愿望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凭借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共青团事业的热忱,我和团员、青年学生们“打成一片”,共同成长。时间真快。一晃15年,仿佛一切发生在昨天。 

  中央团校:您曾经组织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到张家口市康保县芦家营村进行义诊,这大致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是怎么想到要进行这一项工作呢? 

  刘蓓蓓:工作以来,我每年组织团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张家口的康保县是我们单位的对口帮扶村所在地,所以我们与驻村干部和村民联系比较密切。在得知村民们大部分年龄都比较大,他们的子女大多外出务工,村民们就医看病十分不便的情况后,我们立即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爱心义诊”社会实践活动。 “爱心义诊”实践团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村民们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许多病都是自己乱吃药,“你们能来让我们很安心。”我们不仅为村民治疗了疾病,更让他们感受到青年人的仁心、爱心,以及服务社会的决心。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团学骨干的引领带头作用,更是一次京津冀高校共青团专业融合、互助协作的积极尝试。作为一名团干部,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感召更多的团学青年,而“爱心”就是我们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也是青春的价值和意义。 

  中央团校:在得知学校一名团员不幸患上白血病后,您第一时间前去探望,回学校后积极组织募捐,筹集了22万元,帮助学生家庭缓解燃眉之急。您能介绍下相关情况吗? 

  刘蓓蓓:在得知我校一名团员家庭困难且不幸患白血病时,我很着急。她也正好是我们学生社团负责人,当我看到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在化疗的摧残之下变得如此憔悴,忍不住流下泪水。我想,团干部就是要在青年的急难愁盼的事情上下功夫,在征询了上级单位意见后,我带着几名学生骨干撰写了一封倡议书。同时,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迅速为困难团员展开捐款。这次行动得到校内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教师们也纷纷献出爱心。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们共筹集爱心善款22万余元。那件事,让我真切感受到高校团干部肩上的责任之重。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爱的事业,热爱青年是团干部的天职。 

  中央团校:在筹备冬奥的过程中,您担任了云顶场馆群临时团委书记兼云顶场馆群志愿者经理,同时还担任学校迎冬奥系列主题活动、迎冬奥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工作的负责人,可以结合这段经历谈谈您的感受么? 

  刘蓓蓓:经组织推报、个人面试、政治审核等环节,我被任命云顶场馆群临时团委书记兼志愿者经理。从2018年起,我积极组织参与“迎冬奥”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养工作。2021年1月13日,我赴云顶场馆群运行团队报到,开启了正式的“冬奥之旅”。在前期测试赛和奥运赛时,我和同事们带领913名冬奥会志愿者和384名冬残奥会志愿者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场馆群的志愿者工作,圆满完成志愿者34个业务领域的工作任务,累计服务时长19万7905小时。 

  还记得2022年1月25日,冬奥赛会志愿者们全面报到入驻后,整个场馆都被他们的青春和活力所感染。每当我看到志愿者们阳光灿烂的笑脸和忘我服务的状态,都会感觉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我和团队的师生们积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激励保障工作,为志愿者发放专属手表,举办新春晚会,与家人学校连线送祝福,通过多种方式让志愿者感受到场馆的温暖。在冬奥会竞赛日的第五天,一名志愿者由于路滑摔伤,经诊断是尾椎骨裂,我紧急联系场馆医疗团队和当地保障医院,与志愿者们一起将受伤志愿者护送到医院。在冬奥会赛时,交通领域志愿者由于在户外工作时间较长,加上气温较低,导致一些志愿者冻感冒。看到这种情况,我真的心急如焚,一面积极汇报争取关注和关怀,一面在内部实施“爱心替岗”制度。遇到难题和考验时,我常对自己说,我是志愿者的志愿者,我更是志愿者们的家人,一定要让奉献爱心的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到温暖,体验到收获,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我们还组建了临时团支部,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支部活动。在“学雷锋日”系列活动中,我们带领团员志愿者与户外工作较久的志愿者开展“爱心替岗”;“三八”妇女节时,与团员志愿者“解锁”别样的女神节活动,慰问清废领域的女性工作人员,嘱咐她们在场馆内做好自我防护,向她们赠送志愿者手绘爱心口罩。我印象很深,当时一位工作人员闪着泪光对我们说,“虽然卫生工作比较辛苦,但是今天收到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心里感觉暖暖的。” 

  作为一名团干部、一名高校教师、一名青年志愿者,能与身边的团员青年传递和分享爱与责任是最大的收获。助力冬奥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我将不忘初心使命,继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共青团事业添砖加瓦。 

  中央团校:结合您自身的人生经历,您对新时代的青年成长成才有什么建议? 

  刘蓓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认为,青年要从“知”“行”两方面做起。第一,理论学习要一以贯之。只有掌握了这个“看家本领”,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真正把理论学习上的收效转化为实践上的成就。第二,要在实践中“自找苦吃”,积极投入当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重点难点领域,争当生力军,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最需要的最艰苦的地方磨砺青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访谈人:焦志毅(2022级中共党史与青运史系研究生)

  访谈时间:2023年9月25日 

  访谈地点:中央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