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美国哈佛大学暑期学校201507】自由国度
来源:
日期:2016-10-10
作者:
编辑:蔡晨青

中国语言文学系  马睿婷

风是蓝色的,带着海的清新气息,柔柔地吹过天上,云卷云舒。这里的一切都是这么的舒适、惬意,让人不由得放慢了内心的脚步。海港岸,湛蓝的海水随着跑步的人们,轻轻地伏起又下落。美帝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这样一轴蓝色的画卷。

虽然只是短暂地停留了两周,但也足以让我充分享受到美国的自由的气息。

且不说一下飞机便可以见到的遍地的优美而复古的欧式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随处可见的精心设置的花坛、路灯上的吊篮,红色、紫色,可爱的一朵又一朵。装饰各异的变形金刚般的大卡车,伴着沉重的气息,驶过一幢又一幢颜色不一、错落有致的房屋。红砖,陶立克柱,白色穹顶,哥特式,古朴典雅的德式……殖民时代的古典建筑,交杂着设计简洁的现代建筑,又是另一番的赏心悦目。

见惯了国内灰蒙蒙的高楼大厦,看见这里整齐划一又不失活泼自由的环境,感觉内心的雾霾一下子就被洗净,整个人神清气爽起来。

              

有如此清新的环境相伴,美国人民的生活节奏是放慢的,生活方式是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你可以如麻省学子般学习到凌晨,睡上一整天再去运动;也可以如哈佛学子般,忙碌一天进入梦乡,早晨伴着太阳一起苏醒。你可以选择为选民服务,也可以誓为女权斗争到底,更可以在某个清晨醒来,辞掉所有的工作,背上背包,好好地看一看这个世界。

过惯了中国式的熬夜生活的我,在看到美帝人民充沛的运动时间和积极拥抱生活的生活态度,不由汗颜于自己的懒惰颓废。无论何时、何处,总能见到戴着耳机,大步奔跑的人们,草地、河边、马路,学校、市区、华尔街,清晨、烈日、傍晚。到处都可以奔跑,何时都可以奔跑,真是令人羡慕不已,至少中国的马路是不会有人跑步的,车多废气多,再者人群集聚区也是不会有人跑步的,会被人认为神经病。

在这种自由、多元化的生活文化氛围下,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是轻松,彼此信任的。用“一呼百应”形容这里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上可谓是再恰当不过了。改造公园,姐妹团或兄弟团成员之间的友爱、互助,这都让我们感受到并惊异于美国对青少年教育的注重。

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学术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这个社会的一点一滴。消防车内悬挂在车窗上的小黄人,认真施工中的工人头盔上的各式贴画,不引人注目处的涂鸦,都用一种独特的活力打动着我。绿草地上随处可见野餐或是小憩的人们,三三两两,轮椅上行动不便的老人热情地邀请你放他手中的风筝,街头的即兴表演,公园入夜后的话剧演出,让你感受到,人生,远远不止工作赚钱那些事。校园内标题各异的宣传,席地而坐的热烈讨论,贯通古今的见解认识,这些细微处的点点滴滴,足已解释万千学子向往哈佛、耶鲁的原因。

一路轻松的氛围,更有一群好友相伴。美丽并汉子的果果,粉色少女心的尧尧,傲娇的怡然,老干部般的旦姐,彼此之间的互相打趣、帮助,又是许多令人发笑的美好回忆。

从波士顿开始,最后从华盛顿离开。在飞机上俯看下方的白茫茫的云海,万千感慨,若有所得又转瞬即逝。这十多天所经历的不一样的世界,给了我一种不一样的视野,更是让我有了不一样的追求。经年又几回,眼前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