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美国哈佛大学暑期学校201507】美国之行
来源:
日期:2016-10-10
作者:
编辑:蔡晨青

社会工作学院 蔡吴瑞

来到美国波士顿,学在哈佛(Harvard),住在麻省理工大学(MIT),或许是上大学以来过得最精彩、最高端的一个暑假了。

我们是北京时间7月20日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的,到达波士顿是美国时间7月20日下午3点多,对,没错,就是感觉人生多活了一天。当然,在最后返回北京的时候会少活一天。

第一天到达的时候就有四位美国当地的高材生来迎接我们,三位Harvard的同学,一位MIT的同学,第一次见到他们,领队Monika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她自我介绍到她是Harvard刚毕业的学生,主修的专业是汉语,家乡是科罗拉多州。在我们和Monika的后期交流中还知道了她父母是德国人,移民到了美国。在进一步地了解了美国之后,也就进一步了解了美国绰号“移民国家”的由来,百分之八十的美国人都是移民的或者是移民者的后代。

接下来就是为期一周的主题为领导力的上课时间。第一堂课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主讲人是Harvard的四年级的Phd,他本科也是美国另一所著名的“常春藤联盟”高校——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专业是东亚历史。在来美国之前,就知道哈佛大学著名的燕京学社,我最钦佩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先生,胡适先生等都是燕京学社的知名学者。第一堂课是利用八个关键的问题(key questions)带领我们了解哈佛,从住宿制学校还是走读式开始,逐渐深入到学术,学习问题。关注的不仅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也包括为谁培养学生;不仅涉及是培养“思考型”的学生还是“实践型”的学生,也涉及怎样培养优秀的学生。总得来说,第一节课给我的收获很大。坐在哈佛法学院的教室里,纵览从1636开始的哈佛历史,深深沉浸在世界最高学府的学术氛围中,陶醉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里,或许也是一种享受。

之后的课程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涉及了领导力学习的各方各面,从职业规划开始,到如何做好与其他人的沟通,到如何做到为社区服务,到如何克服困难做到在公众面前演讲,从有稿演讲到如何做到脱稿演讲,都含在这次的课程当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课程还专门请到了girl scoutboy scout的金牌得主来和我们分享经验。让我们真正近距离,深层次地了解了美国志愿服务的案例,美国志愿理念与中国不同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尤其是我学的社会学专业,更应该深入社区,服务社会。我感觉获益匪浅。

在忙碌的课业之余,我们还去了Charles River,坐了Charles Cruise。在波士顿的查尔斯河游轮上,我们还遇见了一对来自于德国柏林的夫妇,我和他们夫妇俩坐在甲板的板凳上,彼此用英语交流来了解对方不同国度的文化与国家。他们告诉我他们以前来过北京、上海。这是两个美丽的城市,而且他们特别喜欢京剧等国粹。的确,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伟大的人民,听到外国友人中国文明的赞许,我心底油然而生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次插言一句,当我们后来去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售票员问我们从哪里来,当我说出China时,一种莫名的民族自豪感再起生气。我是一个中国人。

第二个星期就是东海岸的观光,我们团队一行去了纽约、华盛顿DC、威廉斯堡、葛底斯堡等,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自由女神,还和船长合了影,当然在林肯总统为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伟大贡献的葛底斯堡也深受触动,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在葛底斯堡的战役,也不仅仅是林肯总统的著名的葛底斯堡的演讲,而是暗藏在其背后更为深层的为争取美国独立于平等的初衷。美国成立之初就是为争取平等而奋斗,而几十年过去了,不平等的黑人奴隶制度仍然存在,这是美国先人们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为人权而进行的努力,我相信,也永远不会停止努力。

这次的美国之行收获很多,就像我在最后的四分钟演讲中说的那样,我会尽我所能好好学习英语,制定计划,力求实施,努力学习申请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