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伟大抗战精神,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院联合研究生部、科研与智库工作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第十三届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青马论道”暨学生理论社团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共有70名作者参与,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单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交流。我院院长刘长军出席并主持会议。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莫冰玥、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代表姚灵毓分别作为学校研究生会和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理论社团代表致辞。
会议期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奎教授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内在逻辑》、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刚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脱实向虚难题的解答及其世界历史意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王海军教授围绕《广义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的学理化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吴学凡教授围绕《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青年统一战线》、新华网“学术中国”区域负责人何佳围绕《凝聚时代强音、共育思想硕果》等专题分享了精彩观点。

本次分组讨论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主题,设立了八个专题研讨小组,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齐聚一堂,展开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第一小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研究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展开研讨。发言者从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历史思维等维度进行阐释,探讨了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研究为主题,发言内容涉及抗战记忆的数字化传播、红色记忆的赓续传承、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等议题,展现了多学科的研究视角。第四小组以抗战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题,深入分析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第五小组以抗战时期党的青年理论武装及其当代启示研究为主题,探讨了抗战时期理论武装的实践路径,及其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第六小组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的经验及启示研究为主题,从青年主体性建构、组织动员、思想引领等角度,分析了抗战时期凝聚青年力量的有效做法。第七小组以抗战时期党对青年群众的动员研究为主题,研讨涵盖价值引导、宣传策略、组织建设等方面,展现了抗战时期青年动员工作的丰富实践。第八小组以抗战时期青年统一战线工作研究为主题,分析了抗战时期青年统一战线的构建逻辑与实践经验。

各分会场研讨气氛热烈,参会作者们充分交流观点,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抗战精神与党的青年工作的理解。这次分组讨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的学术活力与研究水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新红对分小组研讨情况进行了精彩评议并阐释了学术研究的方法。

作为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品牌学术活动,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青马论道”已连续举办13年,已成为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成果分享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
供稿: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