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谈”专栏,采访身边优秀青年,分享精彩故事,展现青春风采,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奋斗热情。
本期采访嘉宾:马晓岸,男,土家族,中共党员,团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共青团点军区委员会副书记,曾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湖北省最美志愿者”等多项荣誉。马晓岸创办的 “晓岸”志愿服务队被命名为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荣获“宜昌市最佳志愿服务团队”等称号。
中央团校:您好,我们了解到您上大学时就加入公益类学生社团。15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抗震救灾、乡村支教、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您可以谈谈这份选择的初心吗?
马晓岸:2005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我投身公益的导师。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中。他的事迹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既然徐本禹能够在高中起就为身处贫困的学生提供帮助,那么我为什么不行?我又能够为大家做些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步入了大学,大学为我提供了很多平台与机会。在前往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那里条件的艰苦,孩子们的难处,这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像徐本禹一样帮助孩子走出贫困的信念。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后来,我去贵州旅行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观念方面都相对落后,这是我成立志愿服务队后第一时间选择贵州作为站点的原因。
除了榜样徐本禹和我自己的实践经历以外,家庭教育也是成就现在的我的重要因素。我的父母一直教导我“做人不要怕吃亏、要善良,做事不要计较得失、要无私。无论身边人做什么做得如何,自己要问心无愧。”这样的家庭环境,一直影响着我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选择。
中央团校:在您从事的诸多志愿服务项目中,哪些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支持您一直坚持做公益的原因是什么?
马晓岸:从我读书以来,做过很多志愿服务。青海玉树藏医孤儿学校支教和在贵州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是我投身公益的最初两个项目。后来的“暖心”爱心活动、重新修建学生宿舍楼、开展“希望家园”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抗战老兵、关爱自闭症儿童、走进敬老院、关爱困难学生送温暖、保护母亲河等活动,是在团队相对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的。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有着不同的体验,但每次都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
其中,2011年的“玉树之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候通讯没有现在发达,所以结束服务之后就与很多小孩子 “失联”了,后续没有再联系。这对于我来说十分遗憾。后来去了贵州,建了基站,就与大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沟通关系。在贵州,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很多家长转变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课堂学习,进入大学改变命运,这样的结果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有时候,我们做的只是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价值观传递出去,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大事。这也坚定了我坚持做公益的决心。我和孩子有互相写信的习惯,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烦心事,每每读到他们给我写的信,心底就增添了几分力量。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因。
中央团校:作为一名团干部,您是如何结合个人经历与青年特点展开工作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可以分享?
马晓岸:团委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关于公益和志愿服务的。在这方面十多年的经验积累能够让我很快地发现问题,并将我的经验传递给团队的小伙伴。新时代的青年思维活跃,十分具有创造性,一些工作放手给他们做,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新时代的青年敢想敢干,不畏惧挑战,一些条件艰苦、比较难完成的任务,他们也愿意完成。团组织想要凝聚优秀的青年,就要“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真真切切地将青年的需要落到实处,服务好青年。
中央团校:对于大学生,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马晓岸:大学生一进校,就会面临一些社团的选择。首先,要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自己热爱的,无论是选择加入学生社团还是公益组织,持之以恒都会有所收获。关于毕业择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到焦虑,未来正因为具有不确定性,才具有吸引力。或许过程中不顺利,又或许最终结果让人不满意,但是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历练。青年人不要怕吃亏,要有吃苦的精神。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拥有强大的心态。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留出独处读书的时间。我建议可以选择一些人物传记、历史类、文学名著类以及经济类的书,丰富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何事,身处何时,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身处新时代,广大青年更是重任在肩,服务好人民、社会与国家,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
访谈人:张波(2022级中共党史与青运史系研究生)
访谈时间:2023年10月20日
访谈地点:中央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