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改革魅力 青春力量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1-06
作者:吴嘉勉
编辑:梅轶竹

文/ 吴嘉勉 (12级中文系)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备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这个十一月是不平凡的十一月,2013年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一词再一次成为新的魅力聚焦。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改革的魅力,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处在全新的时代变化阶段,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全新道路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决定》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改革,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主要从文化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论述,并表达我的理解和认识。

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当今社会发生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同时,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等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10年来,我国着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由小到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在文化发展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改革的概念与思路越发清晰,改革的要求更加强烈的背景和形势下,三中全会《决定》审时度势,做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体系,充分实现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从这一点上来说,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最大化,实现国有文化企业受益最大化,使其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获得更多更丰厚的市场资源,充分享有文化企业转向市场化过程中的改革利益,应该是一个重大的期待。而民营企业本身则也更有机会进入更多的文化产业领域,利用自身灵活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从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效益。同时《决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发展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这也是强调政府文化职能的明确思路。文化部门务必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工作的重要尺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我认为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必然离不开创新,政府应该加强文化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文化反馈和评价制度,调动社会的力量,让文化事业产业适应不同地域、年龄、性别群体和文化层次的需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人民的文化和民族的文化。

提到文化,必定离不开教育,教育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活力,积极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深刻影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文化传播来实现,既有直接的教育形式,又有隐性的教育形式。公共文化事业例如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单位对广大群众就具有隐性的教育作用,其管理和服务的好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水平,因此搞好公共文化建设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而直接的教育就是学校这一块了。高等院校是培育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的辐射源,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素质培养的重任,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中坚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搞好教育体制改革,配合好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作为接受教育的群体,应当明确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责任,充分利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融入这场改革浪潮。首先,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个人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这也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我们应当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经常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化水平。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了解和宣传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