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中青院的小与大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5-15
作者:
编辑:毛赟美

文/朱笛崔鸣

  中青院有两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一句叫“小小中青院,暖暖我的家”,一句叫“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后者充满豪情,富有诗意,适合作离别时互勉的赠言。而前者则直白朴素,抚慰初入校园的心灵。

  中青院之小,名符其实。有位同学说:“从校门走进来,你一眼所能望见的,就是我们学校的全部。”虽然不免有些夸张,但也不失其实———1.5栋教学楼,1栋图书馆,1栋办公楼,5栋宿舍楼。

  小是中青院的一大特色,它切实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早上8点的课,你不巧7:45才醒来,在很多高校这是铁定要迟到的节奏。可是你花5分钟穿衣下楼,2分钟直奔食堂,3分钟排队买包子,从二楼拐过去直奔教室。恭喜你,上课铃还没打响呢。又比如与朋友散步,从三棵树出发,到万叶亭,再经果园教室与中心花园绕一圈回来,说不定一个话题还没有聊完。

  然而,小则凝神,小则聚气,小则温暖如家。还记得2010年9月12日报到当晚,就有大二年级朋辈辅导的师姐走访寝室,为我们讲解中青院的各种情况,包括军训、选课等等。此后几天“同心圆”的小组活动更是让我倍感温暖。活动结束的那一天,觉得素拓中心好大好大,每个人都那么和善,我简直快乐得不得了。师兄师姐们热心地张罗各种事务,老师们耐心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傻问题。温暖,是我对中青院的第一印象。

  再者,中青院小却不陋,硬件设施可谓一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已不能概括中青院环境的精妙之处。宿舍楼每一层都有洗澡间和热水机,不会看到同学们拎着洗澡筐和热水瓶“跋山涉水”的景象。6个食堂(虽然每个只有一层),从餐盘菜到风味小炒,从清真佳肴到西餐应有尽有,即使错过了饭点也不会担忧。校园里的园艺经过精心打理,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春天,玉兰花瓣簌簌而落,清香扑鼻。秋天,沁园红柿压满枝头,烂漫一季。中青四时美景,无须我赘述,若你曾在此流连,也会为此留恋。

  中青院是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地方。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中青院有一批传道授业尽职尽责、传播真理殒身不恤的老师们。职业学校教给人的是技术,而大学则教给人以思考的能力。中青院的老师们,力图教我们学知识、会思考、做学问。不要偏信,要广闻众议;不要轻信,要独立思考;不要妄言,要实践笃行。我们社会工作的专业课,不是小组作业,就是模拟演练,要么是实地考察,或者是圆桌讨论。同时,专业选修课丰富多样,政治学、宗教学、伦理学、人类学、管理学都囊括其中,为我们打下多学科知识基础。即使像我这样愚钝的人,听了几年的课也会有所收获,更毋庸说那些学霸、考神们了。

  4年过去了,回首眺望,中青院和我高中时梦想中的大学几乎一模一样。它很小,又很大,看似能一眼望尽,却需要4年时光细细品读。

  徘徊在果园教室前,前尘往事如潮水起落。去年的5月,每一棵树上都扎着一首诗———中文系五月诗会作品;大前年,影迷协会放《失恋33天》,同学们的热情出奇高涨,不得不加演一场;再往前1年,健言社在这里办全校演讲赛,结果跑来了一只猫也在座位底下听……我想这果园教室一定是有故事的,以前这里一定有一片果树———说不定有师兄师姐还吃过树上的果子呢!我美丽的母校,就像一棵果树,枝叶翠绿,果实甜香。

  (作者系社会工作学院201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