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宣飞霞
过上好日子、实现“小康”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走向“世界大同”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理想。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求富裕、探寻幸福既展现了人生的价值追求,也构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磅礴伟力。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矢志不渝奋斗的初心和目标,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宣言》发出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庄严宣告。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写道,在未来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个未来社会显然是优于资本主义的更高形态的制度形式,即“将是一个为使用价值生产而非为交换价值生产的社会”。马克思还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两极分化的制度属性,将两极分化对立面的共同富裕作为未来社会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立场,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根本利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我们党一百年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必然以其价值追求为追求、以其基本目标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共同富裕的内涵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其中,“富裕”代表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加丰富充足的物质成果,体现的是财富的增加和积累,“共同”代表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关系,要求不断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的是利益的分配和共享。在“共同富裕”中,体现了“共同”和“富裕”的辩证统一,“共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因此,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更是生产关系范畴的问题,不能脱离“富裕”谈“共同富裕”,也不能离开“共同”谈“共同富裕”,而是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角度来谈“共同富裕”,并且这种辩证统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速度和效率会逐步凸显,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肌体”中天然流淌着共同富裕的“血液”,形成了不竭的基因和传承的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过百年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我们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为实现共同富裕展开了历史画卷,奠定了生产关系的基础,作出有益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为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持续增强,人民日益富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强大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发展阶段要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同时也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终将迎来“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作者为中央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教师、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