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视域下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基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思考之一
董大伟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笔者更为透彻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与逻辑体系。尤其在有意识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放到新思想的整个宏观框架下加以研究,更是大大开拓了自己的理论视域。
“新时代中国青年”已经成为党的青年工作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深入探讨。不过,似乎很少有人从理论逻辑上回答何谓“新时代中国青年”这个元问题。笔者基于学习所得,尝试从“新时代中国青年”相关概念的提出,以及时代、现实、实践三个维度做一尝试,以图说清“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内涵。
第一,“新时代中国青年”相关概念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时代”的概念,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也在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待,但十九大报告并未从概念层面上将二者统一在一起。
2018年5月2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提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这是总书记首次将“新时代”与“青年”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概念,并进行了全面论述。他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他从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等六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求,期待他们“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最近的一次就是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点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综上所述,关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一共进行过三次论述。2018年5月2日和2019年4月30日的两次讲话,总书记主要是立足青年使命,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求,更多表达了期待、关怀与叮嘱。2020年3月15日的回信中,总书记动情赞扬新时代中国青年,进一步表达了信任与鼓励。
中国青年在抗疫斗争中的实践,直观且快速地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这个群体概念从理论场走进现实,他们以自己的担当和奋斗为党的青年观和青年工作理论做了最生动的标注。
第二,从时代维度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内涵
对于个体来说,青年是人生的发展阶段,“人在光阴似箭流”,个人无法违背“盛年不重来”的自然规律。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青年一代代传承延续,“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新时代中国青年,最核心的特质在于“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也是当代中国青年所处的历史坐标。中国青年与新时代历史性地联系在一起,被赋予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特征与使命。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从“新时代”的概念来看,宏观上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并不是仅仅指称某一个“XX后”青年群体。应该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始,一直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一天,在这个伟大征程上为此奋斗的各代青年都属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范畴。
第三,从现实维度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内涵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规划所指青年的“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
在当下来看,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具体的、现实的,可以界定其具体指称对象。当前阶段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其群体范围就是特指部分80后、00后以及全体90后。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这种以群体范围表征的青年群体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其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还需要从实践维度加以把握。
第四,从实践维度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内涵
“新时代中国青年”不是从理论中构想出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是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五四精神、担当时代使命提出了具体要求,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自我锻造的实践遵循。
其一,树立远大理想。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创业奋斗,创新创造。
其二,热爱伟大祖国。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要坚持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其三,担当时代责任。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要承担的必然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四,勇于砥砺奋斗。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要展现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不惧艰难险阻,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其五,练就过硬本领。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要依靠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其六,锤炼品德修为。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广大青年只有遵循以上实践要求,才能具备承担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思想与能力,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
(作者:董大伟,系我校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教研部教师,此文获团中央直属机关“学用新思想、笔谈千字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